本報訊 (記者高瑩 通訊員張亦瑄)8月24日,第十屆民族研究青年論壇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暨南大學等研究機構與高校的60余位青年學者與會,圍繞論壇主題“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行研討,相關領域資深學者進行評議指導。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民族所”)黨委書記趙天曉在致辭中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這是國之所需,也是廣大青年學者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青年學者要立足研究特長和主攻方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研究、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研究,深入研究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規律、理論內涵、實踐路徑,深入闡釋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道理、學理、哲理,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重大基礎性問題研究,著力推出原創性理論成果,為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作出應有貢獻。
民族所所長王延中在閉幕致辭中回顧了民族研究青年論壇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認為該論壇作為青年學者交流思想、增進友誼和提升學術水平的重要平臺,其主題的實踐性、理論性和應用性日益凸顯,是青年學者在民族研究領域闡釋和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他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結合近期國家民族工作的前沿動態,從宣傳教育體系、政策法規體系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的角度,為與會青年學者提供了具有指導性和啟發性的講解。并鼓勵青年學者堅持推進理論和學術創新,不斷提升科研水平,以高質量科研成果為中國式現代化服務。
在主旨發言環節,多位青年學者分別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從不同角度作了學術報告。
“大流動作為當今中國社會的重要特征,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進程中不容忽視的關鍵變量。”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王云芳表示,從當代中國社會流動視角看,“大流動—大交融—大團結”三維動態過程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關系極為密切,是增進中華民族共同性的重要邏輯進路之一。增進中華民族共同性是一個動態、多維、主體間性的過程,在大流動過程中增強大交融,在大交融過程中強化大團結,有助于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民族所副研究員龍國貽結合自身近期在新疆、云南、廣西、貴州、內蒙古、西藏等地的調研成果,分析了邊疆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的若干問題。她建議,邊疆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應強化思想引導、專家參與、語言安全、人才建設等方面工作,使相關優質資源直抵基層、直達邊疆民族地區,在全社會形成高度共識和普遍自覺。她談到,2022年引發廣泛關注的貴州“村BA”(鄉村籃球大賽),不僅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發展,同時也對當地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形成了極大助力。這啟示我們應充分重視市場機制的激勵引導作用,通過教育、行政、市場三類舉措相結合,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在邊疆民族地區落到實處。
位于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的哈民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史前聚落遺址,曾入圍“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通過對該遺址進行詳細考察,民族所副研究員趙月梅認為,該遺址的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形成了以科技為關鍵推動力、以出土文物為亮點、以考古體驗為特色的展示模式,以及以專題類宣傳活動為抓手、以特色產品為特點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以上措施有效提升了西遼河流域史前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為探索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啟示。
在隨后舉行的8場分論壇上,近50位青年學者分別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野下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研究、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民族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民族地區現代化進程中的語言文字應用研究等議題作學術報告。與會資深學者從選題、研究方法、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等方面對這些報告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相應指導和建議。
民族所副所長王鋒出席論壇并致辭。民族所副研究員、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孫嬙主持開幕式并介紹論壇組織情況。論壇由民族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辦,民族所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